12月3日,我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青海民族大学拉开序幕,此次洽谈会吸引了省内近百家企业和单位参加,为即将毕业的学子提供就业机会。图为应届毕业生填写应聘求职登记表。本报记者马清 摄
青海新闻网讯 12月3日,我省2010届首场高校毕业生洽谈会在青海民族大学举行。现场布置展位120个,实际参会单位90家,提供金融、物流、文秘等1126个就业岗位,工资待遇800元至6000元不等,全省4000名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应聘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就业,青海民大加强了就业服务指导工作,并鼓励学生到最基层的农牧区去,为“三支一扶”“特岗”等作出贡献。
大学生扎堆应聘
昨天上午八点半,一位扎着马尾辫,身穿粉红棉衣的女孩坐在35路车上,手里紧紧捏着一个装有个人简历的塑料袋,目光不时投向窗外,镜片后面的眼睛中充满了期待、紧张。她正准备前往青海民大毕业生洽谈会现场。
女孩名叫王志梅,是青海财经学院2007级经管系电子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。前几个月,她参加了一次就业洽谈会,有一家企业相中了她,并许诺工资每月2000元,但一心想当老师的王志梅拒绝了这家企业。“在金融危机影响的就业压力下,身为大学生,我们更要有一种危机意识。对我来说,老师是比较稳定的职业,希望今天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。”王志梅说。
招聘会9点钟才开始,8时40分,会场进口,许多人低头浏览着手中的海报。海报是青海民族大学特地准备的,上面详细列出了所有参与当天招聘的单位以及岗位目录。学生们不时用笔圈圈点点,时而皱眉,时而释然。场内,一些前来招聘的用工单位已经摆放好桌凳,整理好了表格,诸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,在场外排起了长队。
王志梅先将所有的用工单位浏览一遍,站在一块空地上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后,走到一家私立英语培训学校的席位前投了简历,并作了相关登记。
这家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当天前来应聘的学生,有的素面朝天,有的休闲上阵,但是个别学生头发染得很刺眼,身着短裙。应聘时,这些打扮夸张的学生几乎都被面试单位回绝了。因为衣着在不同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修养程度。
招聘“门槛”有高有低
整个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,到招聘会快结束时,仍不乏抱着期望尝试投递简历的学生。在招聘现场,许多应届生告诉记者:“来一趟,就多一次机会。”
在青海邮政公司的招聘席位前,不少电子信息类、财会专业、金融专业的学生前来应聘,将席位围了个水泄不通。此时一名高个男生正和工作人员交谈着,面试官表情随和,面带微笑,而男生可能是次参加面试的缘故,虽然努力回答着工作人员的问题,但仍然隐藏不住内心的紧张。
在兰州驻西宁的一家公司的招聘席位前,同样人头攒动,原来,学生们被这家公司丰厚的待遇所吸引。然而,这家公司的招聘要求,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。因为这家公司不但有学生会干部优先的要求,还要求应聘学生要持有大学英语四级、六级证书,普通话一级证书,而且还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。
在本次招聘会上,不少企业为了切实帮助大学毕业生尽快就业,而降低了招聘门槛。青海当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席位前不时有人上前咨询。公司技术总监王连军告诉记者,由于公司业务的专业性,往常公司只招聘有经验的社会人士,但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更大,此次招聘会将给没有经验的应届生提供专业性相对低一些的岗位,公司会通过培训,帮助他们尽快上岗。
她一口气投了三份简历
22岁的聂翠是青海民族大学2006级日语系的学生,个子高挑、满头乌发、一身时尚装束,穿梭在人群中。
“我要应聘你们旅行社的导游岗位。”9点过一点儿,聂翠投出份简历,她气质佳、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八吉祥旅行社的负责人立刻注意到了她。“工资1500元左右,我们的工作要求关键是会表现自己,懂得和人交流,有耐心。”看完简历,招聘人员望着聂翠说。
“我学的专业比较适合做导游,但想问一下,工资以后会加吗?”聂翠满怀希望。
“只要工作出色,提成和奖金就多啊,工资也会加上去。”
经过一番交流,聂翠与这家旅行社当场达成意向,聂翠“战”告捷。
“我们招的是业务受理。”聂翠来到第二家单位时,招聘人员主动开口。见是一家保险公司,她有点犹豫,可还是将简历递了上去,并问业务受理的具体工作内容。
“主要负责接待,做好公司和顾客的沟通工作,工资在2000元左右。”聂翠一张甜甜的笑脸让招聘人员十分满意。
工作轻松,工资也不低,聂翠当即与招聘人员详细交流,迅速达成意向。随后,一路绿灯,她又被一家旅行社相中。将近10点钟,聂翠已将准备的3份简历全部投出,她长长地吁了口气。
“今天投了三份简历,有工资2000元的,也有1000元的,有比较轻松的,也有得吃苦、工资并不高的。‘先就业,后择业’,留下来再说,还会有机会。”聂翠总结了应聘心得。 (作者: 王春燕)
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:工资 简历 就业 被面 保险